技术的力量,始于微小,成于坚持。2025年6月20日至22日,一年一度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如
技术的力量,始于微小,成于坚持。2025年6月20日至22日,一年一度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如期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近1.2万名开发者齐聚东莞松山湖,共赴这场科技盛会。在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由华为云与深圳市气象局联合打造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区域预报模型“智霁2.0”,全面展示了ai技术如何推动气象预报迈向更精准、更智能的新阶段。
破解“算天”难题,AI重塑传统预测方式
气象预报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公认的高难度课题。传统的数值预报依赖超级计算机求解复杂的物理方程,不仅计算耗时长、成本高,在面对局地强对流等瞬息万变的天气情况时也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实现高精度的天气预报,尤其是对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的提前预警,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
张平安表示:“深圳市气象局基于盘古大模型,进一步升级了‘智霁’天气预报模型。通过引入多种天气扰动因子,并利用模型同步生成31个成员预报结果,最终形成区域集合预报,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提升预报准确性。”
2024年3月,华为云联合深圳市气象局发布了首个人工智能区域预报模型“智霁1.0”。该模型依托盘古气象大模型,融合高质量区域气象数据集,能够在短时间内输出未来5天内深圳及周边地区空间分辨率达3公里的气温、降雨、风速等要素预报。“智霁1.0”在大范围暴雨落区和台风路径预报方面表现出色,为后续模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区域预报精度,深化AI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智霁2.0”应运而生。
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全面提升区域预报能力
“智霁2.0”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三大关键技术突破。首先,其采用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与柏林噪音(CNOP-Perlin)集合扰动技术,构建出包含31个成员的集合预报系统。这不仅能提供最可能的天气演变路径,还能直观展示各种不确定性场景的概率分布,有效降低单一模型误判的风险。
其次,模型引入全球-区域迁移嵌套学习架构,能够从全球范围内的降水事件以及区域内高分辨率降水数据中提取规律,显著增强降水预报的准确性。这种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捕捉复杂多变的局部气象特征,为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借助多卡并行推理、异步并行及高速压缩技术,“智霁2.0”大幅提升了区域预报模型的运行频率,提高了业务运行效率,使得气象信息能够更快传递,为应对突发天气变化赢得宝贵时间。
升级后的“智霁2.0”首次实现了AI驱动的区域集合预报业务化运行,能更直观地呈现天气系统演变的可能性,显著减少单一预报模型带来的误差。
实测成绩亮眼,“智霁”展现硬核实力
从“智霁1.0”到“智霁2.0”,这不仅是模型性能的跃升,更是深圳市气象局与华为云在AI气象预报领域深度合作的成果体现。在本次大会上,华为云也展示了“智霁”系列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异表现。在暴雨预报方面,2024年汛期期间,覆盖广东省2200多个雨量站的数据验证显示,“智霁”在强降雨落区和强度预报方面已超越传统数值模式。例如,在2024年7月27日的一次暴雨过程中,“智霁”成功预测粤中、粤东北等地将出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准确度远高于传统方法。
在台风路径预测方面,“智霁”同样展现出显著优势。以台风“摩羯”为例,区域预报模型能够提供更为精细、误差更小的路径和影响范围预测,为防台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为云与深圳市气象局的合作,已成为科技创新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案例。展望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不断完善“智霁”模型,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助力各行各业应对天气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菜鸟下载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菜鸟下载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投诉请发邮件到 cn486com#outlook.com (把#改成@),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9-2020 菜鸟下载(www.cn486.com).All Reserved | 备案号:湘ICP备2023003002号-8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下架删除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