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攻略 > 游戏攻略 > 【碧蓝航线科普】神剧般的剧情:奇德利角的气象站的故事

【碧蓝航线科普】神剧般的剧情:奇德利角的气象站的故事

来源:菜鸟下载 | 更新时间:2025-07-05

提起二战,大部分人都会想到盟军浩浩荡荡从诺曼底登陆的事情,也有许多人看过比如《高堡奇人》之类的历史科幻剧,也有如同《二战之欧洲战场

提起二战,大部分人都会想到盟军浩浩荡荡从诺曼底登陆的事情,也有许多人看过比如《高堡奇人》之类的历史科幻剧,也有如同《二战之欧洲战场2》一样的游戏讨论德三反推盟军的的神奇剧情,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盟军的海上优势实在是太过于强大,岛国易守难攻,最主要的是美国有钱,击沉一艘,还有几十艘在服役,几十艘在流水线上全力施工(下饺子)。

而且盟军在战争中一直对轴心国保有着一项地理优势:大西洋两岸都有同盟国的领地,于是他们的气象学家们得以和对岸的同行沟通气象资料。北半球的盛行风向是自西向东,在二战中这意味着位于加拿大的气象站可以在气象观测后将信息传至冰岛的气象站,接着冰岛站再传给大西洋彼岸英国的气象学家。于是,加拿大人可以告知英国人欧洲未来出现的天气。这些信息无数次地帮助盟军因时而动。而相反的,德国海军却因自法国比斯开湾以西就没有己方气象站而无从占有这一优势。在战争前期这一问题还不是很要紧,因为德国畅行于世界各地的军舰潜艇都可以报告天气。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德国海军的优势愈发减退,猎人变成了猎物,积极作战转变为消极抵抗,德国也愈发迫切地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

为填补气象预报的空缺,德国军方考虑在北美大陆上设置秘密气象站。1943年下半年,德国气象局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被部署在如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等荒凉的极地岛屿上的气象设施。 该设施由西门子公司生产,全自动,便于携带,可以穿过U艇狭窄的舱门。在原型机的测试取得初步成功后,该设施被决定部署在加拿大北部的荒原上。不久后,U-537携带一台该设备离开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基尔港。

在卑尔根的短暂中途停泊后,U艇于10月9日再次出发驶向目的地拉布拉多海岸。任务的时间很紧张,U艇必须赶在10月底奇德利角附近水道封冻前部署气象站。部署后水道很快就会封冻,整个冬天加方当局都将难以定位拆除这一气象站。气象站的选址必须是最近才得到勘察的极其荒凉的地域。1931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起了一项勘察拉布拉多沿岸的项目,该项目的目标包括“为测试利用倾斜航空照相绘制地形图的新方法进行必要的实地勘测”勘察队利用一架费尔柴尔德水上飞机和当时最先进的照相设备,在一艘考察船的支援下于天气良好的夏季开展工作。他们一年年向北推进,直至抵达拉布拉多海同翁加瓦湾交界处的吉利尼岛。拉布拉多半岛东海岸遍布着数百个崎岖的峡湾、水道和神出鬼没的浅滩。

奇德利角在北美洲的大概位置

一名队员后来对奇德利角的描述是:“四面险峻而陡峭”。而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峻峭的地势导致官方有组织的勘探活动姗姗来迟。但早在国家地理学会的队伍北上抵达吉利尼岛和它边上重峦叠嶂的海角之前,就已经有人做出了有意思的发现。

1934年,一位船长停泊在了“奇德利角以南一个可能迄今尚未被发现的优良泊地”。定位并绘制这一泊地的地图亦是国家地理学会的目标之一,因为它可以作为圣劳伦斯河至欧洲的商业航线上的一处安全泊地。于是,勘察队在1935年探察了Rowland Point附近的赫顿半岛和Ikkudliayuk峡湾并绘制了上述区域的地形图。

奇德利角的具体位置

勘察发现,在赫顿半岛东岸和Oo-olilik 岛背风侧之间,60º04’05”N,64º23’06”W处有一天然深度达42英尺的泊地——它又被称为Attinaukjuke湾或马丁湾——正是那个1934年“可能迄今尚未被发现的优良泊地”。该湾即为1943年10月U-537将前往的目的地。

当月初彼得·舍尔维上尉将U-537开出卑尔根时,他尚且无从知晓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有着多少的危机四伏与波澜壮阔。他指挥着一艘由汉堡德意志造船厂建造的IXC/40型潜艇和其上的48名艇组。该型为IXC型艇的改良型,二战中一共有87艘入役德国海军。

主要的改进在于增大了载油量(使航程增至13850海里)和加强了防空火力。除指挥塔建筑上的单装20mmC/30高炮外,IXC/40型艇在指挥塔下部炮台上加装有四联装C/38高炮。 该四联装20mm高炮几乎将IXC型的防空火力翻番。单支炮管可以450发/分钟的速度发射20mm炮弹,四联装C/38高炮的射速则可超过800发/分钟。这种武器可以瞬间将大量弹药射入空中以反击来犯敌机,使IXC/40型艇成为一个无比棘手的目标。

离开卑尔根后,潜艇一路西进,从英吉利群岛北方绕行驶出北海,尔后自冰岛-法罗群岛间进入大西洋的北延部分。这一航线很少被使用,也意味着它较之更靠南的重重设防的大西洋航运线更为安全。10月7日晚8:48,U-537向BdU发出一条电报,报告其已通过西经20°线。有趣的是,布莱彻利公园的译码专家们同样截获了这一消息和接下来的几条报告。执行部署气象站任务的舍尔维上尉曾被命令在行经沿线特定位置时发报以便接收指示。

1943年10月23日,纽芬兰马丁湾,U-537甲板和指挥塔上的艇员们

其中之一的位点就是西经20°线。当天下午舍尔维收到指示“继续前进执行特别任务”。尽管英国人破译了电讯,他们也无从知道“特别任务”是什么。而“继续前进”就是驶向加拿大。 然而,U艇此时遭遇了一系列的恶劣气象条件:狂风、暴雨、极寒,一些艇员严重晕船。风暴也导致潜艇航速减慢,只能缓缓而行。

10月12日下午6:36,舍尔维收到一系列电报,要求他的潜艇间歇上浮并以天气报告的形式发送虚假的无线电报以“伪装成一个集群”。在发送了一条气象报告后,他被命令下潜并转往其他区域重复发送十几条此类电报。

这一策略是为了在此地区虚张声势。尽管每次上浮时天气都很恶劣,舍尔维上尉还是忠实地执行了他的任务。10月14日刚过下午2:00,大浪席卷了刚刚浮出水面的潜艇。一道怒吼的巨浪直接将重达3300磅的四联装高射炮从基座上打下了海。舍尔维向BdU报告这一情况后,收到了质问火炮是否松动或固定不当的回电。舍尔维对此的回复被布莱彻利公园统统截获。英国人现在知道正在北大西洋执行“特别任务”的U-537刚刚弄丢了主高射炮。这一情报很宝贵,但没有用处。

10月17日上午11:49,舍尔维在预定位置浮出了水面并报告自身位置为59°N, 48°W。此时U-537恰处在格陵兰西南角外的拉布拉多海中。次日11:53,他收到了“继续前进执行特别任务”的简短回电,这是U艇在抵达北美洲海岸前收到的最后指令。U-537全体乘员继续向奇德利角进发,由于恶劣的冬季气候,进程足足被拖了四天。

“库尔特”气象站的位置

1940年10月22日入夜时分,U-537在马丁湾锚泊。尽管一路征程漫长而又艰险,但最终还是大功告成。没了四联装高炮的U-537就停泊在北美的戒严水域中,准备执行BdU在电报中含糊其辞的“特别任务”。

U-537艇组在准备登陆用橡皮艇,这时四联装20mm高炮已经从基座上打下了海
U-537艇员正划船向赫顿半岛的登陆区,准备登陆安装气象站,注意艇员右肩位置露出的MP-40冲锋枪
U-537锚泊在马丁湾(Attinaukjuke湾)。这张照片由一名艇员摄于气象站址上

舍尔维上尉派出登陆队进行哨戒和选址勘察。高地上架起了一支MG-15机枪(一战武器),居高临下地俯视整个海湾,为停泊在湾内的U艇提供预警。站点的地址被选在一处离岸400码的170英尺高的山坡顶端的开阔地带。

组装气象设施时担任警戒任务的U-537艇组,以及他们的武器:MG-15机枪和MP-40冲锋枪

10月23日拂晓,为期一天的安装工程开始。搬到岛上的包裹是一台Wetter-FunkgerätLand-26 (WFL-26),厂商代号“库尔特”。它包括一台带10m高桅杆的风速计、桅杆的三脚架、十只装着其他气象设施的罐子以及一台150W无线电发射机和配套的高压干电池。组装完毕后,“库尔特”可以记录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信息并每隔3小时以3940kHz的频率将数据发向北欧的接收站。
除两位技术员外,西门子公司的库尔特·索莫迈耶教授也随着U-537一道捱过了艰苦的跨大西洋航行。23日一早,技术队伍在数名水兵的协助下将“库尔特”组件搬上了山。每件组件重达220磅,把它们从艇内装上小艇是件费时费力的活计,而将它们自海滩搬至山顶的组装点则更是如此。
“库尔特”的组件全部到位后,索莫迈耶教授和他的技术员们在余下的时间里进行组装和调试工作。每一台WFL-26设备都喷有“加拿大气象局”字样,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不存在这一政府机构。安装之日(1943年10月23日)的WFL-26自动气象设备。注意德国人在10个罐子上喷的“加拿大气象局”字样——然而纽芬兰直到1949年都不属于加拿大领土。

1943年“库尔特”安装好之后拍照留念,但没想到这一别竟是38年的时间

到傍晚,所有人都撤回了潜艇,U-537于下午5:40起锚,德国对北美洲的唯一一次入侵行动就此告终。U-537随后驶至深度适合下潜的外海并确认150W功率的洛伦兹无线电发射机正在工作。库尔特安装完毕并可正常工作。当天一早,舍尔维上尉收到BdU的电令:驶出300海里开外并发送短波信号确认执行,允许在BB方格以东自由作战。

完成了“特别任务”的U-537获得了在返欧途中自由狩猎的权利。艇组的士气达到顶点——直到两天后他们确认“库尔特”已无法工作。不甘心的舍尔维屡次上浮搜索信号,但仍旧一无所获。不愿善罢甘休的德国人于次年同一时期(1944年9月初)派出了载着第二台“库尔特”的U-867,计划将该设施安在大致同一片区域。该艇大致航线与U-537去年的相同,但她却没能抵达目的地——当月18日,一架皇家空军224中队的B-24轰炸机将其击沉在了挪威卑尔根西北水域。

时间来到1970年代末,一位西门子退休工程师:弗兰兹·塞林格正着手收集各方研究资料以编写公司历史。塞林格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到了库尔特·索莫迈耶的个人档案,并随之发现了关于1943年U-537在拉布拉多海岸安装天气站的文件和相片。这一发现激起了他的好奇心。1979年塞林格致信加拿大国防部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博士询问这一设备的情况。道格拉斯于是开始搜寻有关这一气象站的记录,当他最终一无所获时,就打算前往实地探察。

1981年7月,加拿大海岸警卫队重型破冰船“路易斯·S·劳伦特”号载着一支队伍前往60º04’05”N,64º23’06”W处,并用船上的直升机送他们登上赫顿半岛。不久,他们发现了三十八年前U-537设置在那里的气象站。尽管它已经陈旧破损,但所有组件都是原封未动,一切都是38年前U-537艇员安装好之后的样子,但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那个将它带来这里安装的德国以及U-537(1944年被击沉)都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人类甚至已经登月,而它一直在这里等待,等待有一天德国能来接它回家,将它送进博物馆供世人参观,但是它等了无数个日起月落,等来的却是当年的盟军之一的加拿大驾驶直升机前来接收,这时它知道了,战争真的已经结束了。

正被吊运上加拿大海岸警卫队重型破冰船“路易斯·S·劳伦特”号的WFL-26自动气象设施,1981年7月

它没有反抗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队员把这个气象站的所有部件由直升机吊运回破冰船。“库尔特”,它最终成为了渥太华的加拿大战争博物馆的19820219-001号展品,今日依然对外展出,它静静的摆在博物馆里向人们讲述着当年二战时期德国武装部队在北美洲的那次短暂登陆的历史。

陈列在加拿大战争博物馆中的WFL-26自动气象站

本文完

原作者:马丁·莫干(MartinMorgan)

菜鸟下载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菜鸟下载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展开

相关文章

更多>>

热门游戏

更多>>

手机扫描此二维码,

在手机上查看此页面

关于本站 下载帮助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版权投诉请发邮件到 cn486com#outlook.com (把#改成@),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9-2020 菜鸟下载(www.cn486.com).All Reserved | 备案号:湘ICP备2023003002号-8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下架删除相应资源